“父亲大人,小儿砍柴归来,这是今日送柴所得银两,全数交于父亲。”
“贤子孝心可佳,为父甚是满意,好好好,我且去买点酒食,佳儿可愿陪父喝上两杯?”
“不了不了,父亲大人,小儿今日甚是疲倦,就先回房休息了。”沈东说罢,便头也不回地往门外走。
且还未走出几步,其口中已在轻声低喃:“这个老小子,平日不喝酒时倒还好,无非是一穷二懒,那一旦喝醉了,吹起牛来便是昏天黑地,简直不可理喻,小哥我可没这个闲工夫听他胡扯一个晚上。”
沈东一边低语着,一边已行至屋外的一棵千年银杏树下。
只见他满脸谨慎的扫视了一下周围,确认四下无人后,方才娴熟地扒开了树下的泥土,取出了一个外表残破不堪的小盒子,然后从自已兜儿里掏出了几文铜钱,小心翼翼的放了进去。
放完后他还柔情似水地抚摸了两下小盒子,自言自语道:“这老小子还当我天天只能砍五筐柴,其实小爷我早就能一天砍柴十筐以上了。多赚的银两我是打死也不会告诉这个酗酒成瘾的醉鬼的,只等再存个一年半载,我便有足够的银两去山下开个小酒馆了。”
说完沈东便关上了盒子,狗头狗脑的又向四处扫视了一圈,才小心翼翼的把盒子埋了回去。
其实沈东算是个品性和学识都很不错的人,但各方面都极其优秀的他却有着一个刻在灵魂深处的陋习,那便是爱财如命。 按照他的说法——财富,那可是智慧的光芒,唯有它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后人对这位不可一世的沈东大人的贪财品性则是如此评价:老天爷让醉于酒的人清醒,却让沈东迷于财而永不醒悟。
当然,沈东这爱财如命的性格也非一日而成,其最大的原因还是其凄苦的童年。
自记事起,沈东就与父亲两人深居在这幽幽山谷之中,方圆百里之内几乎不见任何烟火之气。
十岁前,沈东的父亲便日复一日地向尚在黄口之年的沈东教书授业,从学术礼仪,到历史军谋;从汉经五书,到精算炼药……可谓包罗万象,博古通今。
且后来在山下见过了一些外人后,沈东还发现自已的父亲外貌也是与众不同。
沈父的样貌堪称是出奇的俊美:他的面庞犹如精雕的玉胚,每一道线条都好似上天鬼斧神工雕琢而成。他的双眼宛如两颗黑色的宝石,深邃而明亮,好像闪烁着远古的神秘之光。
在幼时的沈东心里,父亲简直是才高八斗,玉树临风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父亲,却在沈东十岁生辰那日完全变了个样。
那日,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前来教书,而是直到晚上才将沈东唤来房内,沈东本以为父亲是要送自已生辰贺礼,心中满怀期待,却没想到,父亲送沈东的竟是一把大黑斧。
是的,一把外表看上去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斧子,一定要说有什么特点的话,那么就是这把斧头要比一般的斧头大上一圈儿。
沈东清晰的记得父亲当时所说的话:
“东儿啊,今日起你就年满十岁了,大娃子咯。为父老啦,已教不了你什么东西了,现在为父就把一件至宝,即这把‘斩神斧’赠送于你,这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宝物,你要好好珍惜。另外,自今日起你便不用再读书了,只需每日早晨去山中砍树劈柴,砍完后把柴送到山下的圣林学院火房,从一位秦火夫长那儿换取一些铜钱交于为父即可。”
那日之后,父亲大人白天便再无踪影,只有到了晚上酉时才会准时出现,问沈东收取送柴所得的几枚铜钱,然后再大摇大摆地去村口的酒铺买酒喝。
这老小子酒量也是惊人,每日晚上雷打不动的,必然饮下两壶烈酒。
早些年受父亲的邀约,沈东还会陪着父亲喝上两口,听上一听他饮酒后的胡言乱语,但是最近沈东是完全放弃和这个疯癫的醉鬼交流了。
那老小子醉酒后吹起牛来实在是太癫了,简直没法儿听。什么当今皇帝小儿道德败坏,早知当年就不帮他弄上位了;什么武学之道只有入圣了才算是有点实力,当然那点实力的人自已只要放个屁就能崩死……
总之是怎么不靠谱怎么吹。
但是有件事,沈东至今还是疑惑不解,那就是父亲赠予他的那把斧头,按说一个十岁的孩子,别说拿这大黑斧砍树了,便是拿在手里都费劲,他怎么可能遵照父亲所说每日去砍柴呢?可当沈东第一次手握住斧柄时,却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,就好似有一股神奇的暖意涌进心头,让这柄看着至少有几十斤的斧子,在自已这个孩子都手中变得轻若蝉翼。
怀着好奇,沈东当时就冲进了树林,拿起大斧卯足全力砍向了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。没想到,斧落之处,竟真的立

